你的位置:实盘配资门户网_真正配资实盘专家_券商实盘配资查询 > 券商实盘配资查询 >

线上配资 M1持续回落、票据融资增多,如何合理看待7月金融数据变化?

  • 发布日期:2024-09-10 15:50    点击次数:201
  • 线上配资 M1持续回落、票据融资增多,如何合理看待7月金融数据变化?

    数据统计显示线上配资,中证中国内地企业全球通信服务综合指数近一个月下跌1.53%,近三个月上涨4.43%,年至今上涨7.66%。

    8月13日,人民银行发布最新金融数据,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95.7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基本匹配。

    根据第一财经梳理,最新金融数据有几大要点值得关注。

    一是,M2增速回升、M1增速持续回落。2024年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3.31万亿元,同比增长6.3%,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3.23万亿元,同比下降6.6%。

    二是,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回升。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95.7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月高0.1个百分点。1-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87万亿元。

    三是,贷款增长基本稳定。7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1.11万亿元,同比增长8.7%。1-7月,各项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

    如何正确看待M1增速?贷款结构有何新的特点?后续货币政策方向如何?

    M1持续回落背后有何原因?

    金融数据“挤水分”效果仍在显现。

    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3.31万亿元,同比增长6.3%。狭义货币(M1)余额63.23万亿元,同比下降6.6%。

    其中,M2增速回升,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2023年和2024年7月末M2平均增长了8.5%,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资管产品募集增速较快,7月末同比增长10%,较大程度分流了银行表内存款。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7月25日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理财等资管产品具有一定比价优势,使得一般性存款“脱媒”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M2增速总体仍在承压。

    M1方面则已连续4个月为负。其中,6月、5月、4月分别同比下降5%、4.2%、1.4%。

    我国M1的主要构成为单位活期存款,居民活期存款并未纳入,使得M1对企业活期存款变动尤为敏感。

    一位市场专家对第一财经表示,M2、M1等货币供应量指标增速今年以来有所放缓,部分虚增的存贷款被挤掉后,金融数据会出现一定回落。尤其是考虑到前期企业活期存款中,有一部分通过手工补息获取了相对高些的收益,这些行为规范后,企业活期存款出现下降,有些还在逐步向理财转化,这方面的影响会持续显现,导致近几个月M1持续回落。

    温彬认为,若后续M1口径相应调整优化,影响会相对减弱。

    金融数据“挤水分”促进总量数据更为真实。过去,企业债务增长中有一部分资金存在空转,企业贷款后直接转化为存款,并没有拉动投资及作用于实体经济。

    今年4月,央行开始禁止手工补息,过去高息揽储行为得到遏制,企业套息行为得到纠正,部分企业活期存款开始向理财等其他金融产品分流,引起M1加速回落。

    业内专家认为,部分企业资金腾挪出来扩大投资、增加研发投入等,未来会更有利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金融数据“挤水分”也有助于解开企业账款拖欠“连环套”,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比如,企业在无法获取对公存款高额补息后,可将这部分资金用于支付拖欠上游企业的账款。

    票据融资为何多增?

    金融部门持续用力支持实体经济,7月金融数据体现出几大特点。

    一个特点是,票据融资增长较多。表内票据是贷款的组成部分,是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数据显示,前7个月票据融资增加2146亿元。

    7月下旬,1M期票据转贴利率再现“零利率”行情,机构低价收票的一致性较强,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整体特征,票据占信贷比重升高。

    “票据融资也是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上述市场专家表示,在满足真实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要求下,票据期限短、便利性高、流动性好,中小企业利用票据从银行进行贴现,与从银行贷款获得资金是一样的。

    温彬认为,在有效融资需求不足时,银行短期内要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而项目储备不足,通过加大票据直贴、转贴力度,将代表企业信用的未贴现票据转化为代表银行信用的表内票据融资,对企业也实实在在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随着票据利率下行,中小企业通过票据融资的成本会相应降低,也可以激发融资需求。

    另一个特点则体现为直接融资的加快发展。第一财经从央行获悉,7月,企业债券净融资约1600亿元,同比增约310亿元,我国政府债券净融资约7000亿元,同比增约2900亿元。

    “这说明一些企业发债替代了贷款。”另有市场专家对第一财经表示,企业债券融资渠道更为通畅,也更好与经济向轻型化转型相适配。

    央行数据显示,7月,金融总量增长基本稳定,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回升。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95.7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月高0.1个百分点,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基本匹配。1-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87万亿元。

    业内专家认为,在金融存量规模已经较大的情况下,今年以来,在有效信贷需求偏弱的大背景下,综合反映实体经济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融资支持的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增速保持平稳,展现出了一定的韧性,也反映了直接融资与银行信贷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第三个特点是7月信贷增长出现波动,有效融资需求仍然不足。7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1.11万亿元,同比增长8.7%(6月末同比增长8.8%)。1-7月,各项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

    初步统计,前7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上年同期少3.2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38万亿元,同比少增3.27万亿元。

    “7月本身是信贷小月,从结构看,居民消费方面信贷需求继续偏弱,在一些耐消品支持方面偏谨慎;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居民在买房需求方面有企稳迹象。”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说。

    据统计,7月住户贷款减少2100亿元,同比多减93亿元。其中,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增量分别为-2156、100亿元,同比分别变动-821、772亿元,居民短贷降幅较大,中长贷增量有限但同比改善。

    上述市场专家对第一财经表示,金融数据的新特点,很大程度反映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上高度依赖于信贷资金的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贷款“大块头”逐渐调整,反映到信贷数据上是不增长甚至收缩,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新动能领域贷款需求短期内难以完全接续,补不上传统领域贷款下降形成的“坑”,导致信贷增长出现波动。

    综合市场分析来看,未来经济政策着力点将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随着消费恢复,经济循环会更加顺畅,也将创造出新的有效融资需求。

    降准降息空间几何?

    近期,人民币汇率压力有所缓和,叠加当前国内宏观基本面和流动性状态,市场对于年内货币政策如何走向仍有期待。

    7月以来,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进一步完善。7月22日,人民银行宣布将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同时,配合午后临时正、逆回购操作,央行可引导市场利率更好围绕政策利率中枢平稳运行。并且,淡化MLF(中期借贷便利)等其他期限利率的政策色彩,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传导关系。

    市场人士认为,近期人民银行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利于完善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未来,随着利率由短及长的传导更加顺畅,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质量不断提高,利率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质效也将进一步提升。

    近日,央行在2024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经济稳定运行仍面临一些挑战”,同时指出“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民生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谭逸鸣认为,在稳增长诉求及宏观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要求下,后续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值得期待,年内降准降息均有可能,但关键在于节奏的判断与把握,尤其还需考虑近期央行对于收益率曲线的引导。

    温彬也表示,伴随海外环境改善信号更趋明朗,国内宽货币空间进一步打开,年内降准、降息等总量工具仍可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有效需求不足和治理资金空转,金融总量增长整体“减速提质”。从重点领域来看,信贷结构继续优化,7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记者从央行获悉,7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6.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5.5%;“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5.0%;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7%。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

    温彬预计,结构性政策工具将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安排,科技金融、养老金融、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住房租赁领域将加快推进,调结构的同时稳增长、促内需。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杜川

    相关阅读 社融口径信贷罕见“负增”,中低信贷增速将成新常态?

    需求不足导致信贷下降的因素可能要超过季节性因素。

    1小时前 7月金融数据点评:挤水分效应与新旧动能转换阵痛

    在季节性效应、“挤水分”影响难以快速消退以及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等叠加作用下,7月新增信贷强度不高,不及过去五年同期均值。

    10小时前 7月M1连续4个月为负,企业活期存款还在向理财转化

    7月M1连续4个月为负,企业活期存款还在向理财转化

    昨天 17:12 二季度货币政策分析:新框架下的新坐标

    货币政策应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降低实体融资成本,且与财政深度配合,助力实体经济稳中向好。

    07-30 20:54 数据“挤水分”效应仍在,如何正确看待金融总量指标增速下降?

    目前人民银行主要盯的是银行间7天期回购利率即DR007线上配资,但也越来越多看隔夜回购利率DR001。隔夜回购交易量占比更高,代表性更强,未来也可以考虑向这个方向发展。

    07-12 18:1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